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求,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政策迎来了重大调整,我们的新学期生活也将开启新的篇章。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将带来哪些新变化?我们又该怎样做好个人防护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乙类乙管”指的是什么?

根据传染病的爆发情况、流行情况,以及它的危害情况,法定传染病在我们国家分为甲、乙、丙三类。

1.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2.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艾滋病等。  

3.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乙类乙管”的核心内容

1不再实行隔离措施

2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

3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4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

5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

6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

7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

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后,我们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呢?

健康检测

开学返校前一周,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返校后连续7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

物资储备

自我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烧、止咳、止泻等药品。根据学习期间加强自身健康状况监测需要,储备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根据日常防护需要,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用品、安全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并保障有2周以上的储备量。

通风消毒

学生宿舍进出时可自行做好卫生消毒。加强宿舍及宿舍厕所、淋浴间等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扩大物品间距。

科学防控 守护健康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正确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坚守筑起疫情防控的一道“墙”,保障大家平稳、有序、安全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