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座城
它因为一项手工艺而活色生香1000年
它的名字(景德)赐名于皇帝的年号
它的谐音(昌南)让陶瓷与China同名
它是世界上很早的工业城市
几千年来窑炉里的烟火经久不息……
它孕育了一群代表中国工匠精神的艺人
一代代传承着这门精湛的手艺
它就是——景德镇
听陶瓷的历史,说陶瓷的故事,看陶瓷的工艺,学陶瓷的文化,品陶瓷的艺术。2023年2月25日,江西工商高级技工学校走进中国瓷都——景德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 “寻访红色足迹,探秘千年瓷都研学拓展”研学教育活动。在亲身体验中,穿越古今,与陶瓷对话,探索历史。
我们研学的第一站就在这里,浮梁古县衙,位于瓷都江西景德镇的北部,浮梁,孕育了蜚声中外的瓷都景德镇;浮梁,一个人文与自然组合中流连忘返的地方。
千年积淀,浮梁古县衙一路耀眼生辉
千年红塔
浮梁古县衙里有座千年红塔:佛名"大圣宝塔"。始建于公元961年,今有1045年的历史,是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巍峨耸立的宋代红塔有"江西第一塔"之称。
02 瓷都之源——瑶里古镇
研学的第二站,我们开始了瑶里古镇的参观学习之旅。一件件艺术瑰宝,一个个历史文物,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瑶里古名“窑里”
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
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
参观(瓷茶古镇游览区)古镇沿河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百幢明清古建筑,仿佛走进了明清社会的历史画卷。
瑶里是皖赣红军游击队活动的重要区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曾于1937年、1938年先后两次亲自来瑶里领导指挥瑶里改编事宜。
研学团走进了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瑶里改编的游击队的由来的历史过程,也学习了瑶里改编的历史过程,对江西的红色斗争史增添了新的认知。
03 七十二变的精彩——古窑民俗博览区
研学的第三站,古窑民俗博览区厉害的就是保留了传统的72道制瓷工序,再将传统的制瓷工艺保护得非常好,这些工序都是做了一辈子的非遗传承人在守护,可以在现场和他们交流,对话这里的工艺老匠人。
在这里我们穿越时空
探寻陶瓷的前世今生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跟陶瓷有关,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瓷都的历史变迁。
除此之外,还能看到瓷乐表演(所有乐器都是瓷做的,包括编钟和编磬)精彩绝伦。
04 “景德镇的紫禁城”——御窑厂
研学的最后一站,御窑厂遗址可谓为“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不同朝代的窑址,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
通过两日的研学行程,我们在景德镇详细了解到陶瓷的悠久历史及重要地位,感悟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伟力。老师们乐此不疲,此次行程增进了同事情谊,增强了工作凝聚力。
这是一次视野、思维与想象的出行
我们重拾久违的乐趣
再见!景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