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促进我校心理育人工作进一步开展,8月26日,我校开展了教师培训会,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让每一位老师深刻学习了关于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的内容,帮助同学们的心灵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老师了解学生心理的必要性

首先,老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老师与学生接触频繁,通过学习能够敏锐地察觉学生在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如突然的情绪低落、孤僻离群、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等,从而在危机早期就采取行动,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其次,能够正确应对危机情况。当学生面临心理危机时,老师若掌握了识别与干预的方法,就可以冷静、有效地进行处理,给予学生恰当的支持和引导,避免因不当处理而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再者,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老师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和积极干预,会让学生感受到被关心和爱护,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进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积极的氛围。

最后,提升整个教育环境的质量。老师重视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带动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关注学生心理、支持学生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保障。